回憶裡平凡婦女的對話

兩位已經中年發福的婦女坐在家庭式義大利餐廳吃飯。

AB女穿著隨性,涼拖以外腳上的指甲彩繪脫落,後腳跟龜裂。

他們毫不在意其他人的眼光,大聲地談論自己的先生與孩子。

這也許就是平凡婦人日常。

A女看著手裡螢幕,嘴巴動著「你知道嗎?我小朋友班上同學,已經小學二年級了,她媽媽還在喂他喝奶。」

B女也滑動著自己的手機,嘴裡回應「是喔~怎麼會這樣,我們家小朋友到小學一年級,兒子就跟爸爸一起洗澡了。」

A女抬起頭「我家兒子總喜歡到我房間洗澡,洗完澡就裸體在床上跳來跳去。」她說話的樣子,忽然變得害羞,又有點驕傲?

B女沒有回應,只是笑了笑。

他們把自己親戚家發生的醜事都跟對方說了以後,雙方沈默了一下,又談起他們最近參加的修道院。

坐在隔壁桌的我,感覺他們生活非常非常的空虛,好像少了什麼,雙眼呆滯無神,他們等待孩子下課,然後再重新過一天。

他們嘴裡比較自己的孩子,她的兒子從幾歲就開始學鋼琴,她的兒子幾歲開始就讓他去上小提琴,他們說他們一直鼓勵孩子要有野心,要有上進心。

我聽了,深深為那孩子的童年感到抱歉。也許父母都是為他們好吧!

但是一樣是這樣教育出來的我,我到現在也不曾用我學過什麼來炫耀,或者是告訴我交往的對象,因為那些都是悲慘的童年,學琴的時間,也許我比較想跟兄弟姊妹或者父母一起看電視玩樂之類的。

我都在和補習班老師同學相處,剩下時間就是回家吃飯睡覺。

也許父母本身也不懂的如何教育孩子,所以只好交給別人管理。

到最後小孩開始反抗「我不想學那麼多東西!」,得到的回應是「不知足」「不惜福」,然後跟那些落後國家的小朋友比較,要感激才是。

為什麼要生孩子…不是為了看他們健康快樂長大?

還是把他們變成績優股,這樣他們會有更多的錢來奉養自己?

現在小孩都讀到研究所博士,那時候的你還正在替他們繳學費,等到他們真正出社會領薪水了,開始約會,有自己的家庭,也有孩子。

他們還會有餘錢,每個月養自己的父母?

也許…他們會,也許不會,但千萬不能有這樣的期待,我們的付出是自願的。

如果想著養兒防老,那真的不要生孩子,活在期待下的人生,會很辛苦。

我的母親偶爾也常提起,誰家的孩子給父母多少贍養費,但是現在以我媽媽的薪資,根本不需要我贍養她,她只是想要跟人炫耀而已。

她的薪資是弟弟的十倍,卻要弟弟每月拿出零用錢給自己,證明孝順,不過弟弟常常打電話回家,也會買東西給媽媽,難道這不是孝順了?

哎——婦女們,不要再那邊比來比去,沒什麼好比的真的,贏了又怎樣?比較就是一場競爭,是暴力的,因為總會有人受傷,就是輸的人。

帶給人傷害難道就會讓今天的我們更快樂?傷害到別人我們就等於贏了?

千萬不要這樣——放過別人就是放過自己,好好談論健康一點的事情會比較好。

社會病了——(菸🤷‍♀️🚬)

You Might Also Like

One Comment

  1. 月色

    或許是她們的環境造就出她們的視野

Leave a Reply

error: 本宮內容受到保護 Content is protected !!